哎呀,说到德国模式,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高端制造业牛逼哄哄",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有点站不住脚呐!美、德两国的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差距真心没想象中那么大。更扎心的是,德国的工业占比这些年还在波动下滑,2009年跌到19.7%的谷底,2019年又出现21.5%的次低点,比美国19%的水平其实优势并不明显。说白了,英法日德的服务业占比都挺高的,所谓"制造业独大"纯属误解啦!

核心技术死守本土策略
你看日德的汽车产业就特别典型,像丰田、奔驰这些大牌,最核心的研发部门死死攥在自己手里,生产线倒是可以放到劳动力便宜的国家。这招简直绝了——既保住了核心竞争力,又能降低成本。啧啧,这才是真正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全球投资布局超灵活
这些国家的资本还特别会来事儿,跑到南美搞矿业投资,在中国布局制造业,在东南亚参与基建项目。这些投资不仅给资本家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还巧妙缓解了国内产业压力,形成良性循环。
突破技术封锁的狠劲儿
说到技术突破,西班牙尼古拉斯克雷亚公司生产的FOX-60型机床就是个活例子。这玩意儿精度高得吓人,在航空和制造业领域都是香饽饽,价值据说能顶100亿!中国拿到这项技术后,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直接实现弯道超车,大大减少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柴油机领域的逆袭故事
虽然国产柴油机曾经被吐槽"冒黑烟、噪音大",连年亏损甚至濒临破产的潍柴动力却坚持研发投入。如今他们的"超级柴油机"直接把日德企业吓出一身冷汗,这说明只要肯坚持,逆袭根本不是梦!

为什么英美法会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其实英美法国家不是没有实体经济,比如美国在高科技领域还是很强的,零售业也做得风生水起。关键问题在于金融业实在太赚钱了,资本都是逐利的嘛,钱都往金融领域涌,制造业自然就慢慢被冷落啦。不过说"金融打败实体"有点夸张,更像是"金融抢了风头"。
中国制造业现在处于什么水平?
哇塞,咱们中国现在可是制造业大国没错,但离强国还有段路要走。虽然高铁、5G这些领域已经世界领先,但芯片等高端产业国产化率还不到20%,就像个偏科的学生——总分挺高,但某些科目还得加把劲。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研发,未来可期哦!
德国模式值得中国学习吗?
哎哟,这个问题有意思!德国模式确实有可取之处,比如他们那种"核心研发不放,生产外包"的策略就很聪明。但完全照搬肯定不行,毕竟国情不同嘛。中国可以借鉴他们重视工匠精神、坚持技术创新的态度,但具体做法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
国产柴油机真的不如进口吗?
咳咳,这个观念该更新啦!早些年国产柴油机确实问题不少,但像潍柴动力这样的企业通过持续研发,已经搞出了让国外企业紧张的超强产品。所以说不是我们不行,只是需要更多时间和投入。现在国产柴油机已经在迎头赶上,给他点时间肯定能惊艳众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