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交配后公螳螂被吃掉 公螳螂是自愿牺牲吗
螳螂交配完公螳螂会被母螳螂吃掉是心甘情愿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雌螳螂在交配时咬掉雄性的头,可以让雄性分泌更多的精细胞,保证母螳螂更好的受孕。再者雄螳螂被吃之后,它的蛋白可以给雌性提供营养,以便雌性能够生育,所以雄性为了延续自己的后代,主动献身。但这种说法有些站不住脚。首先是因为,一些性食同类的现象发生在交配之前,雄性还没有分泌精细胞呢,就被吃掉了,这就没法用自愿献身来解释了。

公螳螂是自愿被吃掉吗 为什么交配时会被吃掉 螳螂交配时会吃掉丈夫吗 为什么母螳螂要吃掉公螳螂
-
公螳螂并非自愿被吃掉,而是在交配过程中因生存本能和进化策略而被动牺牲。自然界中,母螳螂捕食公螳螂的行为并非普遍现象,通常在食物匮乏或母螳螂处于饥饿状态时发生。此时母螳螂攻击配偶以获取营养,提升产卵成功率。公螳螂没有自主意识选择牺牲,但进化使部分个体即使被攻击仍能完成交配。
-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实验室喂养的螳螂经常处于饥饿状态,雌螳螂饥不择食,把丈夫当美味。为了证明这个原因,里斯克和戴维斯在1987年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发现,那些处于高度饥饿状态(已被饿了5到11天)的雌螳螂一见雄螳螂就扑上去抓来吃,根本无心交媾。处于中度饥饿状态(饿了3到5天)的雌螳螂会进行交配,但在交配过程中或之后可能会吃掉雄性。
-
公螳螂的神经系统抑制中心位于头部,一旦头部被咬掉,公螳螂体内的精液便会流入母螳螂体内,所以母螳螂一边交配一边从头至尾啃咬公螳螂,能够使体内卵子得到更加充分的受精。肚子饿了是螳螂吃配偶的主要动机,野生螳螂通常处于饥饿状态,所以容易吃公螳螂,而家养的母螳螂在吃饱后交配很少会吃公螳螂。
-
长大以后,一般来说,雌螳螂比雄的大挺多,而且更壮实。比如中华大刀螳那样的凶猛的捕食者,雌性比雄性大那么多,强壮那么多,在平时,雄性只是一个更小的动物罢了,本来就应该吃掉的。有人说,为什么雄性不吃雌性,很大程度是因为实在打不过,只有被吃的份儿。而又有人很疑问,为什么明知道被雌螳螂抓到会被吃掉,雄性还要去交配呢?这其实是进化压力下的无奈选择,毕竟繁殖后代是生物的本能使命。

相关问题解答
- 公螳螂被吃掉真的是自愿的吗?
哎呀,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啊,公螳螂压根就不是自愿被吃掉的哦。它们哪有那么高的觉悟啊,完全是被逼无奈!主要是因为母螳螂饿疯了,看到公螳螂就像看到移动的零食,扑上去就啃。再说了,公螳螂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只能硬着头皮上,能完成交配就算谢天谢地了。所以啊,这根本不是什么浪漫的牺牲,纯粹是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啦!
- 为什么母螳螂非要吃公螳螂不可?
哈哈,这个问题超有意思!母螳螂吃公螳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饿啊!你想啊,野生螳螂经常找不到吃的,饿得前胸贴后背。这时候来个公螳螂,不就是送上门的蛋白质大餐嘛!吃了公螳螂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给生宝宝提供营养,一举两得。而且啊,母螳螂体型比公的大得多,打架根本不在一个级别,吃你就吃你,还需要理由吗?就是这么霸气!
- 公螳螂被吃的时候会不会很痛苦?
哇,这个问题想想都觉得疼!公螳螂被吃的时候肯定超级痛苦的啊,毕竟是被活生生啃食。但是呢,有个很神奇的现象:母螳螂经常先咬掉公螳螂的头,这样一来公螳螂的神经系统就被破坏了,反而可能感觉不到太多疼痛了。而且咬掉头之后,公螳螂的身体还会继续完成交配动作,这波操作真是让人目瞪口呆!所以说啊,自然界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匪夷所思。
- 所有的螳螂交配时都会发生吃配偶的现象吗?
当然不是啦!这可是个大误会哦。实际上,只有在母螳螂特别饿的时候才会发生吃配偶的现象。实验室里就做过实验,吃饱喝足的母螳螂根本懒得去吃公螳螂,交配完各走各的路。野生环境下因为食物不好找,所以吃配偶的情况比较常见。但也不是所有种类的螳螂都这样,有些温顺的品种几乎从不吃配偶。所以啊,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螳螂夫妻,它们也有恩恩爱爱的好嘛!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