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败退中国原因 日本半导体产业衰落始末

179 次观看 ·

美国为何对东芝下手 东芝事件始末揭秘

美国看东芝不顺眼已经很久了,平时小动作那叫一个多啊!比如说频繁审查、限制出口、提高标准这种骚操作,但对于庞然大物的东芝来说,简直是不痛不痒。美国急需要一个名正言顺向东芝下手的理由,结果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1987年的"东芝事件",成了美国对东芝开刀的导火索。当时东芝与苏联做了一笔走私交易,向苏联出售了4台先进的潜艇螺旋桨机床,这下可让美国抓到把柄了!

日本半导体产业起源于美国的技术转移,1947年,美国AT&T贝尔研究所发明了点接触晶体管。谁能想到,这个曾经的"学生"后来居然威胁到了"老师"的地位。去年6月1日,日本半导体最后的巨头东芝为了弥补其核电业务及经营不善带来的巨额亏损,不得不忍痛割爱,出售旗下半导体公司给贝恩资本牵头的日美韩财团。日媒哀叹这是"日本半导体最后要塞的失守",真是令人唏嘘啊!

曾经的巨头东芝为什么“迷失”了?...

东芝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真实原因

  1. 产品竞争力大不如前:说到底,东芝撤出中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赚钱!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简单——东芝的产品不再像以前那样能打。作为老牌家电企业,东芝本来是有口碑加成的,但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家电行业变化那叫一个快,东芝的反应速度明显跟不上节奏,产品更新迭代太慢,被中国本土品牌甩在了身后。

  2. 产业链转移大势所趋:东芝等巨头撤离反映出跨国企业正在减少对中国制造的依赖,纷纷跑到越南、印度和东南亚这些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安营扎寨。啧啧,这种产业链转移就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也算是企业生存的无奈之举。

  3. 经营亏损压力山大:东芝撤出中国市场其实并不突然,这件事早就有迹可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一直在亏钱,而且亏得还挺严重。其实不仅是中国市场,历史悠久的东芝公司近年来也是连续亏损,不堪重负已经多次出手旗下业务来缓解压力,其中还把部分业务卖给了中国企业。

  4. 对中国制造业的考验:跨国企业纷纷撤离对中国经济确实有一定影响。本土企业需要承接大量工人和产业缺口,这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毕竟,蛋糕就这么大,有人退出就意味着有人能分到更多。

曾经的巨头东芝为什么“迷失”了?...

相关问题解答

  1. 东芝为什么要撤出中国市场?

哎呀,这个问题问得好!说白了就是赚不到钱呗。东芝在中国市场混了30年,最后选择离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产品竞争力跟不上时代了。想想看,现在中国家电品牌如美的、海尔这些后起之秀,产品更新速度快,价格还亲民,东芝那种老牌企业的节奏完全跟不上。再加上近年来东芝在全球都在亏损,中国市场的表现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撤出也是无奈之举。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市场规律的正常表现,毕竟企业首先要活下去嘛!

  1. 东芝事件具体是怎么回事?

哇,这个事件可精彩了!简单来说就是1987年东芝偷偷向苏联卖了4台先进的潜艇螺旋桨机床,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美国早就看东芝不顺眼了,正好借题发挥,把这个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要知道在那个冷战时期,这种敏感技术转让可是大忌。美国借此机会对东芝实施了各种制裁,从此东芝在国际市场上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这件事也成了美日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影响深远着呢!

  1. 日本半导体产业为何衰落?

唉,说起这个真是令人感慨。日本半导体产业曾经风光无限,但后来却节节败退。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技术路线判断失误,在存储器和逻辑芯片的选择上走了弯路;二是韩国和台湾企业的强势崛起,竞争压力山大;三是美国的技术封锁和打压,让日本半导体企业处处受制。再加上日本企业那种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在快速变化的科技行业确实有点跟不上节奏。不过话说回来,日本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领域还是很有实力的!

  1. 东芝退出对中国制造业有何影响?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东芝退出短期内确实会带来一些阵痛,比如员工安置、产业链调整等问题。但长远来看,未必是坏事。首先,这给中国本土企业腾出了市场空间,像美的、格力这些企业可以趁机扩大市场份额。其次,也能倒逼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从代工模式向自主创新转变。最重要的是,这种产业转移会让中国更加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毕竟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嘛!所以说危机中往往藏着机遇呢。

添加评论

娄辉 2025-11-03
我发布了视频《东芝败退中国原因 日本半导体产业衰落始末》,希望对大家有用!欢迎在生活百科中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用户9645 1小时前
关于《东芝败退中国原因 日本半导体产业衰落始末》这个视频,娄辉的沉浸式观看体验太棒了!特别是美国为何对东芝下手 东芝事件始末揭秘 美这部分,视频质量很高,已经收藏了。
用户9646 1天前
在生活百科看到这个2025-11-03发布的视频,剧场模式很有电影院的feel,暗色主题看起来很舒服,特别是作者娄辉的制作,视频内容也很精彩!